首页 热点 资讯 行业 财经 国内 商业 生活 快讯 法律

解读丨三部委的最新购置税减免政策,究竟会如谁的心意?|环球微资讯

会计 来源:搜狐汽车      时间:2023-06-21 20:55:13

【EV视界报道】不久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根据该公告显示,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资料图】

消息一出引起业内一片哗然,比如理想汽车的理想汽车CEO李想就表示四年稳定的政策非常好,团队实现2025年战略目标就没有任何借口了,并且它预计理想汽车2025年战略目标是160万辆车/年的销量,要实现5000亿元的营收任务,将于2026年验证这一战略目标。

160万台车是什么概念?

2022年丰田在中国卖了194.06万辆,大众在中国卖了239.71万辆,而奥迪全球则卖了161万辆,奔驰全球是204.39万辆,李想的豪言可谓是“血脉喷张”。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放到今天依然会反响强烈呢?这背后又会掺杂着多少喜和忧呢?下面EV视界就来解读一下。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最早始于2014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调整和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政策环境,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而在随后的发展中,关于该政策何时会结束就引发出了多种猜想,特别是有消息指出,国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将于2023 年12 月 31 日截止,因此,这就造就了在这一时期内的车企,纷纷开启了“价格战”模式。

其实,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因为电池成本的居高不下,导致相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而言,其价格成本要多出不少。而免购置税政策的推出,让新能源车企业稍微地“放松”一些。虽然相比燃油车未必占有太多优势,但起码新能源车与其之间的距离不会太遥远。

那么,关于此次三部委发布的新公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呢?

首先,本次发布的免征购置税公告,首次设置了免税上限额度。根据公告显示:2024-2025两年,接着全免购置税,但是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如果按照现阶段的购置税算法来换算的话(购置税=价税总计÷11.3),2024-2025年中含税后落地不高于(含)33.9万元(3万元x 11.3=33.9万元)的新能源车将会免除购置税。

那如果您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高出了这个价位,比如说40万,那么就要用超出的价钱来进行购置税换算,也就是61000元(40万-33.9万)/1.13 x 10%(车辆购置税税额=车辆含税价格/1.13*10%),最终得出了5398元,而这个就是您需要缴纳的购置税钱了。而如果您要是买了40万元的燃油车,购置税就等于40万÷11.3,最终等于将近3.5万元的购置税。

而到了2026和2027年,免征购置税起点进一步下探,1.5 万x11.3,也就是16.95万元(含)以下的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因此可以看出,新政策的推出无疑给主打新能源车的车厂吃了一颗定心丸,特别是那些推出了车电分离销售模式的车企,因为它们只会按照车身的价格计算,所以它们会把车价压低进33.9万元以内就不用交税,因此对于它们来说,迎来了利好。

对于此次购置税延续,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由于是新能源车购置税 " 两免两减 ",有一定的政策稳定性,长期利好新能源车,应该能达到峰值接近 2000 亿的年度免税规模,力度超强的免税力度体现了超预期的国家政策支持。 同时,崔东树也表示,新能源车购税的两免两减政策对今年车市没有太大影响,新能源车市发展将相对平稳,对明年车市增速预期将更乐观,预期插混市场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写在最后:

根据中汽协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7.5万辆;2022年,这一数字已变为688.7万辆。2023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今年初,中汽协预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销量有望超过900万辆。

因此我们看出,此次三部委发布的最新免征购置税政策,虽然还是能看出补贴退坡的影子,但是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年中,国家会继续加大力度地扶植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且让油电同权的事情在这几年内不会发生,如此将会更高更快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加速燃油车的退出。

不过,从这个政策我们又能看出,在2026年后,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将会减弱,并且在2028年之后将会和燃油车同台竞技,而到了那个时候,相信纯燃油车的保有量将会所剩无几,届时新能源汽车的地位将会如同传统燃油车一样,不在特殊,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通勤伙伴。

那么,对于这个新政策,您认为哪个品牌将会成为最终的赢家?我们期待您的答案。

标签:

上一篇:人民币可以买港股啦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闻速递

精彩放送